2003年2月11日,IETF(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,互联网工程任务组)通过了iSCSI(Internet SCSI)标准,这项由IBM、Cisco共同发起的技术标准,经过三年20个版本的不断完善,终于得到IETF认可。这将吸引更多的厂商参与到相关产品的开发中,也会推动更多的用户采用iSCSI解决方案。
2003年2月11日,IETF(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,互联网工程任务组)通过了iSCSI(Internet SCSI)标准,这项由IBM、Cisco共同发起的技术标准,经过三年20个版本的不断完善,终于得到IETF认可。这将吸引更多的厂商参与到相关产品的开发中,也会推动更多的用户采用iSCSI解决方案。
2003年2月11日,IETF(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,互联网工程任务组)通过了iSCSI(Internet SCSI)标准,这项由IBM、Cisco共同发起的技术标准,经过三年20个版本的不断完善,终于得到IETF认可。这将吸引更多的厂商参与到相关产品的开发中,也会推动更多的用户采用iSCSI解决方案。
一个SCSI 硬盘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〈MTBF,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〉,都在数万小时以上,在正常使用情况下,要坏掉一个硬盘已经很不容易了;在同一系统内,两个磁盘驱动器同时坏掉的机率,更是微乎其微。但是,如果把磁盘驱动器放在布满杀手的环境内,就另当别论了。
在工作中,经常性的进行数据备份工作,是保证系统崩溃和硬盘损坏后能够及时恢复数据的重要方法。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养成经常备份数据的好习惯。除此以外,还要学会在硬盘出现故障时如何救活硬盘,或者从坏的区域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,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。
作为微机最主要的存储设备,硬盘在微机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如果硬盘不能启动,则会使你陷于手忙脚乱之中,这里向你介绍几种“武器”,专门对付硬盘不能启动的“顽症”,你可得小心使用哟,不然,损伤了硬盘,白花花的银子可就白费了哟!
对计算机用户来说,硬盘故障简直就是一场灾难。由于硬盘在外部存储设备中无可比拟的速度以及存取的便利性,在今天,硬盘已成为最重要的数据载体和系统程序载体。硬盘如果出现故障,则意味着用户的数据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,这是大多数用户所无法容忍而又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。本文准备就PC硬盘故障的一般处理方法作一个简单的探讨,希望能对出现硬盘故障的用户有所裨益。
磁盘阵列是把多个磁盘组成一个阵列,当作单一磁盘使用,它将数据以分段(striping)的方式储存在不同的磁盘中,存取数据时,阵列中的相关磁盘一起动作,大幅减低数据的存取时间,同时有更佳的空间利用率。
本文将对硬盘常见的八种故障情况进行分析
Data Domain的DDX阵列系列是业界第一个企业数据中心级的基于“重复数据删除(Deduplication)”技术数据保护阵列。DDX系列通过采用 Data Domain最新的DD560控制器,可提供高达每小时6.4TB的持续吞吐量和15PB的长期存储空间,除了超高速和超大容量以外,DDX系列打破了传统的磁盘备份的造价模式。它采用Data Domain的全局压缩技术(Global CompressionTM),造价可低至0.35美元/GB。